大家做好准备迎接2018年结构工程师考试了吗?出国留学网为您整理了“2018年一级结构工程师《基础知识》练习题及答案(9)”,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出国留学网。
2018年一级结构工程师《基础知识》练习题及答案(9)
11.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,此时应采用那种结构体系:【D】
A 框架结构
B 板柱结构
C 剪力墙结构
D 框支剪力墙
12.高层建筑各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设置防震缝时,下列所述哪条是正确的?【A】
A 无可靠措施不应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
B 不宜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
C 可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,但连接构造应可靠
D 可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,但应按铰接支座构造
13.在下列地点建造相同高度的高层建筑,什么地点所受的风力最大?【A】
A 建在海岸
B 建在大城市郊区
C 建在小城镇
D 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
14.建筑高度、设防烈度、建筑重要性类别及场地类别等均相同的两个建筑,一个是框架结构,另一个是框架-剪力墙结构,这两种结构体系中的框架抗震等级下述哪种是正确的?【C】
A 必定相等
B 后者的抗震等级高
C 前者的抗震等级高、也可能相等
D 不能确定
15.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置,下列所述哪种正确?【B】
A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,包括基础也应断开
B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,基础可不设防震缝,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
C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,有地下室时仅地面以上设置
D 沿房屋全高设置,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,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缝
16 .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、丙类高层建筑,应进行抗震设计,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《高规》JGJ3-2002的规定?【A】
A 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均应计算地震作用
B 6度设防时,I~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,IV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
C 6度不必计算,7度至0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
D 6度设防时I、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,III类和IV类场地上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虺度计算
17.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为四类,当为乙类建筑II类场地时,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?【B】
A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度计算地震作用
B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虺度计算地震作用,按提高度采取抗震措施
C 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度计算地震和采取抗震措施
D 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
18.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时,相应的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当时取下列何值?【D】
A 0.25g
B 0.25g
C 0.30g
D 0.20g
19.框架梁、柱中心线宜重合,当梁、柱中心线间有偏心时,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?【D】
A 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/4
B 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/4
C 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/4
D 如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的/4时,可采用增设梁水平加腋的措施。
20.抗震设计时,高层框架结构的抗侧力结构布置,应符合下列哪种要求【B】
A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,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
B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,主体结构可采用部分铰接
C 纵、横向均宜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
D 横向应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,纵向可以采用铰接
1. 设有一截面尺寸为100×8的板件,在端部用两条侧面角焊缝焊在10mm厚的节点板上,两板件板面平行,焊脚尺寸为6mm。为满足最小焊缝长度的构造要求,试选用下列何项数值。 ( a )。
a 40mm b 60mm c 80mm d 100mm
2. 型钢中的钢和工字钢相比,( d )。
a两者所用的钢材不同 b 前者的翼缘相对较宽
c前者的强度相对较高 d 两者的翼缘都有较大的斜度
3. 有二个材料分别为3号钢和16mn钢的构件需焊接,采用手工电弧焊,焊条应选用( a )型。
a e43 b e50 c e55 d t50
4. 在低温工作的钢结构选择钢材除强度、塑性、冷弯性能指标外,还需( c )指标。
a 低温屈服强度 b低温抗拉强度 c 低温冲击韧性 d 疲劳强度
5. 钢材脆性破坏同构件( d )无关。
a应力集中 b低温影响 c残余应力 d 弹性模量
6. 钢材的韧性是反映的( b )的指标。
a耐腐性及可焊性 b强度及塑性 c塑性及可焊性 d 韧性及耐腐性
7. 在碳素结构钢中,a,b,c,d为按质量划分的级别。除( a )钢冲击韧性不作为要求条件,其余的都要求保证冲击韧性合格。
a、 a级 b、 b级 c、 c级 d、 d级
8.直接受到重复荷载作用的焊接结构,影响其疲劳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( d )。
a 应力变化的循环次数、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的代数差(应力幅)和钢材的静力强度
b应力变化的循环次数、最大应力、应力比(绝对值最小与最大应力之比,拉应力取正值,压应力取负值)和构造细部
c应力变化的循环次数、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的代数差(应力幅)、最大应力、应力比和钢材的静力强度
d 应力变化的循环次数、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的代数差(应力幅)和构造细部
9.为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能脆性破坏,应根据( c )等综合因素考虑,选用合适的钢材牌号和材性。
a 结构形式、应力状态,钢材厚度和工作温度
b荷载特征、连接方法、计算方法、工作环境及重要性
c 重要性、荷载特征、结构形式、应力状态、连接方法、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
d 重要性、跨度大小、连接方法、工作环境和加工方法
10.钢材经过冷加工冷拉、冷弯、冲孔、机械剪切所产生的冷作硬化应变硬化后,其( d )基本保持不变。
a 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b 塑性 c 韧性 d弹性模量
结构工程师考试频道推荐阅读: